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
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

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

我心中的大好河山



 

 




 
 
遼闊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「   請為我唱一首出塞曲
用那遺忘了的古老言語
請用美麗的顫音輕輕呼喚
我心中的大好河山


那只有長城外纔有的清香
誰說出塞子歌的調子都太悲涼
如果你不愛聽
那是因為歌中沒有你的渴望


而我們總是要一唱再唱
想著草原千里閃著金光
想著風沙呼嘯過大漠
想著黃河岸啊 陰山旁
英雄騎馬啊 騎馬歸故鄉
 
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--------席慕蓉 出塞曲 」
 


 
    開往內蒙的臥鋪車,是臺灣同學第一次搭乘硬臥,隨處可見三三兩兩的兩岸團員,圍坐在兩個下鋪間,或玩「殺手」、或隨興交流;這一晚,保利老師加入了我們的話題,暢聊「愛情與麵包」。
 
 
    向來可愛的保利老師,雖然總是在最後一秒得知團員的愛情八卦,但對於作媒撮合大夥兒,亦或未來選擇另一半的觀點,倒是給我們上了一課。
 
 
愛情固然浪漫,然而現在的大家,似乎還是認定愛情需有麵包的支撐。
 
 
    而這「麵包」不單單指經濟,而是涵蓋了「家鄉距離」、「南北風俗差異」、「價值觀」、「飲食」、「氣候」…等等,與其說是現實,我倒覺得是以另一種更為負責、更為認真地看待一段感情,衷心期盼可以長久。
 
 
    那一夜,聽著列車行駛的聲音,熄了燈的窗外微微透進一些亮光,雖然看不清大家的臉龐,但是從家鄉、氣候、生長背景等等,由愛情聊到了兩岸的未來,每個人故事裡的真誠以及趣味,歷年來兩岸團員的感情,環著每位伙伴,形成一個暖和的圈。
 




 

  清晨四點多,一張張興奮的臉,拿著相機補捉內蒙的日出,當中又屬大睿一邊刷牙、一邊拍照最令人敬佩。
 


 
  中國真的很大,下了火車,迎面而來的是乾冷的風,和偏低的溫度;導遊上了車,開始為我們介紹內蒙的食、衣、住、行。
 
 
 在內蒙的三天行程,由一杯香氣撲鼻的迎賓馬奶酒開始。
 
 
    捨棄回蒙古包睡回籠覺,一行人開始瘋狂拍起照來,或奔跑、或跳躍,像一群純真的孩子,穿著營服,在藍天綠地間燦笑。
 
 
 熱呼呼的奶茶下肚,才驚訝地感受到混著濃厚奶香的鹹味,特殊的麵食、糕點和菜餚,無腥羶味的手捌肉,是專屬於內蒙的特色。




 
 
 不論是騎著馬到草原另一端,參觀蒙古族人信奉的石塊蒙古包,拾一只石頭、繞三圈、許一個願,參觀內蒙古人實地的生活、品嘗奶製品,坐在成吉思汗畫像前的位置,感覺似乎幸運起來。
 
 
 忽然意外發現,自己徹底的融入這個大環境、融入內蒙的生活。
 




 
 尤其是穿上內蒙傳統服飾時,深刻感覺到,和這裡一定有非常、非常深的姻緣,否則怎麼會有種回到家的感覺呢。
 
 



 這份熟悉感,讓我感到萬般自在。
 
 
 由於下午打全場籃球嗆了些冷風,略有不適,回蒙古包內稍適休息過後,晚上的歌火晚會,忽然安靜下來。
 
 
 看著喧鬧、隨音樂起舞的大家,忽然沉澱起這些日子的點滴,想好好牢記每一張笑臉,記得這些---或許是累世的家人,未來一塊兒為和平努力的戰友。
 

    
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ream with C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