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拿著剛從北京寄來的奧運限定版名信片,來自王磊跨海的祝福,整天工作的疲憊,彷彿瞬間被沖淡,止不住地微笑起來。
回到臺灣已經近兩個禮拜,然而每位伙伴的笑容卻鮮明依舊;總是在工作的空檔、抑或用餐時刻,細細品味著10天點滴。
如果說,在2007年3Q青少年領袖成長營擔任營長,讓我學會承擔與面對,2007海峽兩岸青年論壇帶領我找到此生的夢想;那麼今年的兩岸營,帶給我的不只是夢想,而是身為一個「全球公民」的使命與決心。
是該有更多人,為這個世界作些什麼。
扣除離島不談,這是第一次離開臺灣本島---帶著一顆雀躍的心情,還有從2005年接待兩岸營上海團伙伴的願力,排開工作和所有組礙,千里迢迢飛往北京。
坐在港龍航空上,看著逐漸縮短的里程數,聽柏枷分享著他過長江的籤詩,笑鬧之間,心裡有種夢想即實現的踏實。
不只是為兩岸付出的期待,還有對於北京所背負的歷史與文化,對席慕蓉筆下的內蒙,一份極深切的情感。
這座城市,蘊涵了太多故事---昔日「京城」印象,繁花盛景,慈禧的霸氣,宮廷的富麗,長城之壯碩…;同樣的膚色、同樣的語言、同樣的文化背景,卻隔著海峽僵持了這麼多年。
撇開一切政治亦或其他掛隘不談,對於海峽另一端的城市,有著一份血濃於水的深厚情感。
初發心
和兩岸營的淵源可說是相當深遠,升大二的那年暑假,很幸運地有機會通過甄試,加入2005年中華發展交流基金會與領袖會共同舉辦「海峽兩岸青年交流營」的行列,接待來自上海的團員。
領著上海交大、上海復旦、浙江大學的伙伴體驗臺灣之美,我們在龍潭的渴望園進行PA(團體動能)探索課程,在渴望園區中茗茶、體會中國茶道之美,到國家音樂廳聽弦樂三重奏,在洄瀾咖啡館品嘗中正紀念堂的夜,單車遊日月潭的愜意,墾丁的豔陽及香蕉船,幾所大學的參訪,甚至讓大伙兒碰上了東海大學的社團博覽會,來自上海的伙伴們個個直呼大開眼界。
一生中,能有幾次機會,好友成群,就只為了體驗彼此的文化之美呢?
看著照片中每一個燦爛的笑容,此時的自己,才真正懂得,如此的文化饗宴,是多麼難能可貴。
FOR PEACE
猶記得是在日月潭的富豪居餐廳,一行人剛享用完水果餐(水果入菜),三三兩兩漫步著、或圍在咖啡雅座閒聊,聊從小生長的背景、聊夢想和願景、聊和平。
在喧嚷的乾杯聲中,洪偉獨自一人坐在庭院的石桌前,時而仰著頭,似乎享受著陽光的沐浴,時而微笑凝視杯中物。
「想些什麼呢?」
「在想,連接人與人之間的,不過就是愛嘛。當和平到來的那一刻,是否同現在一樣美好呢。」
洪偉,你知道嗎?那個午後,你戴著墨鏡,那個淺而堅定的笑容,至今仍如此清晰而令我震撼。
大伙兒漸漸聚攏了,起初,只是對於落單伙伴的關心,卻受到彼此「共創和平」的心念所感動;最後,一夥人在咖啡座前作了和平協定:
---「不管幾年後,大家在世界上哪個角落,都要再回來臺灣日月潭喝一杯咖啡;而當世界上有戰爭即將爆發時,屆時就靠我們一杯咖啡的聚會解決。」
也是在那一年暑假,有了一個對於兩岸的夢想---「總有一天,我一定、一定要到北京參加兩岸營!」
看著送機的影片中,莫名哭得稀哩嘩啦的自己,那是第一次在營期當中,體會到「世界和平」的可能性,原來是如此真切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