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我知道自己年紀很小,但夢想很大。
在年輕的心中,沒有太多害怕的感覺,
卻有很多想要出去看看世界的渴望。」
--Mini Yu / 摘自《為夢想單飛:一個台灣女生上哈佛的成長故事》一書

 


 
 
接續著前言,今天來跟大家分享研究所目標選擇的部分囉!
在進入正文之前,Celia想先回復幾個常被問到的問題:
 


 

請問什麼才是自己想要的呢?(我不知道自己要什麼)





 



 
這個問題很大,已經不是針對研究所或進修,
而是回歸到個人生涯發展與職涯選擇上,
而這個問題,也沒有人能回答你,
因為能答題的人,只有你自己。
 
 


Celia也曾經歷這樣一段時期,
好像做什麼都可以,卻也不知道究竟該往哪裡去?
找到篤定的人生目標並不容易,尤其從填鴨式教育成長的我們,
身上早已背負著許多世俗、父母的期望與價值觀,有許多的顧忌,也在意別人眼光。
 
 


如果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,
那麼就先靜下來,
想想自己「不想要什麼」
或者,想想身邊、印象中有沒有欣賞的人們?
他們是從事怎樣的行業呢?欣賞他們的原因是什麼?
你想要怎樣的生活呢?過著你嚮往生活的人們,又是怎麼想的呢?
 
 


試著把世界打開,多看、多聽、多問,
多去認識更多不同領域的人們,最重要的是,
多去參與、體驗,讓自己的人生有更多選擇的機會。
 
 


一時想不到自己想要什麼,也沒有關係,
先選擇自己不討厭、還可以接受的路走吧!
只要大方向是自己可以接受的,即便最後拐了彎,
這些經歷都不會白白浪費,反而會成為豐富人生的積累。
 
 



自己想念的跟家人想要我念的有所衝突怎麼辦?





 
 


現今最常遇到的,應該就是7-80%的家長總愛逼著孩子去考公職吧?
不瞞大家說,Celia個人也是處於每周被家人請安問候何時考公職的呢 (笑)。
 


 
或許因為已有工作,Celia爹娘針對進修這件事彈性算大,
只要是自己的選擇、真心想念,提得出理由,爸媽多半不會太反對;
若拿Celia跟爸媽溝通職涯發展的例子來看,抗拒公職的Celia,
在跟爸媽協調考不考公職之間,的確也費了不少工夫。
 


 

但,所有的衝突,都離不開「溝通」,
Celia通常會靜下心來,聽爸媽堅持的原因,
並嘗試跟他們表達我的選擇與原因,就算爸媽不能接受,
一次、兩次、十次、一百次我都不會放棄,一定會用盡一切方法去溝通。

 


 
除此之外,可以靜下心來,試著同理爸媽的心情,
他們會如此堅持,是為了什麼原因呢?又或者,是不放心什麼?
很多時候,爸媽之所以反對或堅持,通常是因為他們以前吃過苦,
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再走顛簸的路,抑或怕孩子跌倒、辛苦,
又或者,看過太多這個領域失敗的案例,不願意讓你冒險,
若能找出爸媽顧慮的點,認真地去溝通,表達你的決心,
我相信大部分的爸媽都能夠同理,又或者,至少不阻攔。
 
 


若家人真的很反彈,或許可以試著爭取1-2年緩衝期,
告訴家人:「請給我一點時間,我會做給你看」,
並用行動去證明你的選擇,讓家人看到你的改變與成長,
也告知家人,你知道失敗的結果,且願意、也有勇氣去承擔,
用各種方式去溝通,相信久而久之,爸媽自然會漸漸認同的。
 
 



自己唸書跟補習班唸書的優缺點為?





 


 
Celia是不補習派的,原因不是補習不好,而是沒有時間(笑)。
俺的生活平常就行程排得滿滿,白天工作、晚上有既定行程,
補習多半得花上3個月,要每周花3個晚上或幾個半天耗在補習班上課,
回家還得找出自己念書的時間,實在是非常的困難,
加上想省錢、不願意每科再花個把萬補習費,
憑藉著不服輸的心,便拒補習於千里之外了(笑)。
 


 
不過,Celia第一次考研究所時,是有補習的喔!
補習當然也有它的好處,尤其是針對Celia這種跨領域、轉系的孩子,
補習班老師多半身經百戰,講義彙整自各家出版社,省去搜尋教材的時間,
上課時也會分享答題技巧、各校考題風格、分析歷年考古題…等,可以省去些心力,
加上補習班有同學念、環境跟氣氛呈現考試模式,可以督促自己,也不失為好選擇。
 
 


當然,補習班最大的缺點,就是花上課時間和花錢(笑),
以Celia 5年前補習的行情,當時補兩科,一科分子生物、一科生物化學,
印象中花了一萬五還是兩萬多塊(記憶模糊),現在的行情多少,則需再問問。
(但是一個科目7-8千~一萬多跑不掉喔!)
 
 


可能自己的個性比較不服輸,工作後在費用上希望能省則省,
加上第一次自己補習沒考上
(明明就是妳自己不認真)
憑著好強的心,便決定一切靠自己、卯起來念囉!
 
 


在此也憑自己的心得做了一張表給大家參考:
 
 


 
(因是個人想法,可能不是非常完整,也歡迎大家回饋喔)




補習不補習各有優缺點, 選擇哪個都好,
只要認真準備, 相信都可以有一定的收穫,

但, 除非你的自制力極佳, 否則千萬不要讓自己只做念書這件事,
最起碼, 要有一份工作(打工亦可), 或者依舊是學生身份, 有課得修習,
否則, 很容易默默地把時間消耗在不知明的黑洞中, 非常可怕...




公職的領域Celia不熟悉,知其難考便不列入此時討論,
但這幾年看過許多例子,95%以上畢業後特地空下一年,
專心唸書準備考試的孩子,一年內就率取考試的比率,
其實並不比在職準備或一般生高,考上的,
也多半是自制力極佳, 非常認真抑或生活規律的,

因此, 有生活重心非常重要喔!

 


接下來,就進入正題囉!
跟大家分享Celia在研究所目標選擇時的心得,
整理成條列式,希望方便大家閱讀囉!
 
 



1.  選擇自己「真心想要」的領域





 
 



在準備考試前,弄清楚自己「真正想要」、「正有熱忱」的領域,
遠遠比所謂「有前途的熱門科系」來得重要,也才能念得開心;

研究生涯其實有許多苦悶的時刻,唯有熱忱與初衷,
才能支撐自己走完漫長的研究生涯。
 
 


特別是對於已經工作的朋友,
會選擇再次進修,無非是希望補足自己某些專業領域的不足,
更希望對於未來工作資歷有所加成,既然如此,選擇「真心想要」的科系,
遠遠比每一位長輩、世俗觀點及輿論來的重要。
 
 


五年前,第一次面試時,
單位主管很直接了當地鼓勵Celia進修,
更鼓勵Celia去念科技管理研究所,即便聽起來誘人,
Celia依舊花了兩年觀察接觸這個領域的書籍;
 
 


Celia非常認真地比較所有自己有興趣的領域,
從廣告、行銷、藝術到管理領域,逐一比對,
從每一所學校的課程、師資、學費、距離,能否結合現有工作…,
甚至詢問過許多就讀該領域的朋友,所學心得與未來職涯發展,
直到三年前,才正式決定選擇可兼顧工作、又有興趣的科管領域。
 
 


了解不同領域的方式有很多,
除了網路搜尋、向相關領域親朋好友請益之外,
仿間一些針對研究所介紹、生涯規劃的書籍也不失為好選擇,
Celia當年也有購買相關的雜誌 /書籍回家參考喔!
(當時是2011年版比較舊,大家可以挑這兩年的版本,內容大同小異)
 


 

Cheers:給自己的圓夢學習地圖 特刊





刊別:特刊級別:普遍級
出版地:台灣語文:繁體中文
條碼:4717211014745
出版社:天下雜誌
出版日期:2013年09月16日
購買網址: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magazine/mag_retail.php?item=R030044980
 


 
遠見:研究所指南 2014 特刊





刊別:特刊級別:普遍級
出版地:台灣語文:繁體中文
出版社:遠見天下
出版日期:2013年09月19日
購買網址: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magazine/mag_retail.php?item=R030045001
 
 


Cheers:最佳研究所指南 特刊





刊別:特刊級別:普遍級
出版地:台灣語文:繁體中文
出版社:天下雜誌
出版日期:2012年09月15日
購買網址:
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magazine/mag_retail.php?item=R030039267
 
 







2.  了解系所未來出路、職涯發展





 


 
另外,搜尋一下該系所、該領域未來出路及工作發展,
或者詢問一下該系所校友目前工作內容,也是一個值得參考的點。
(當然,如果進修對你而言只是為了加強某項專業知識,就不必囉!)
 
 


通常系所都會把未來發展放在網頁上,提供大家參考,
除此之外,許多雜誌或網站都會做就業調查或分析,
自行上網搜尋或翻雜誌,可以多方比較喔!
 
 
 


(
以上圖片來源請點我)
 
 


不過,這些資料僅供參考,
找工作還是得靠自己,並非資料列的工作才能做,
只要有心,任何類型的工作都有機會去嘗試,別因此受限囉!
 







 

3.  師資 / 課程比較





  
選定領域或科系之後,
針對不同學校的資源、課程做功課也很重要,
雖然各系所官方網頁能了解的資訊很有限,公告的課程也往往跟現實有落差,
但是,從課程表中,多少能了解到在該校、系所可以學到的專業方向。
 
 


師資的資訊僅供參考,Celia從網頁資訊看來的敘述,
跟實際進入所上修各師資的課程,還是跟想像有所不同,
對於Celia在系所選擇上,真正比較有幫助的,其實是課程表。
 


 
當然,課程表也是僅供參考 (噗),
不過起碼開課方向是大同小異的,
Celia隨意上網抓了各校公開的課程表給大家參考: 
 
 
 


(以上圖片來源:Google網路搜尋)
 
 








4.  捨棄散彈槍、鎖定真正想念的學校





 
 


在準備研究所時,許多同學或朋友常從北考到南,
一口氣考了五、六間,甚至十幾所學校的研究所,
一所就要1-2000元筆試報名費,每一間可都是藍花花的「小朋友」堆砌的呀…
 
 


對Celia而言,
既然最終只會選擇一間學校,
為什麼要花那麼多錢、那麼多時間四處奔波呢?

即便是為了累積實戰經驗、當模擬考,多選一、二間已足夠,
靜下心想清楚再報考,反而可以讓自己全心全意地針對嚮往的學校做準備,
光省下的奔波時間和金錢,已可以讓自己再多複習一次。
 


 
特別是想要在職進修的上班族,每個周末都彌足珍貴 (荷包也吃緊),
能省下一所學校的奔波,就等於至少多出八個鐘頭可以唸書,
因此,鎖定中興科管所的Celia,也只多考政大智財所做為模擬考練習。
建議準備研究所的朋友,至多不要考超過4-5間,集中火力反而有效益喔!
 







 

5.  分析錄取率
 
 


雖然研究所的錄取率大多不高,
但是每個研究所都有不同的「組」,
考的科目也有所差異,有些較有挑戰性的組,
相對上錄取率也較稍稍提高一些,若不排斥考試科目,
選擇較有挑戰性的組別,也不乏是個好的策略。
 


 
錄取率的計算方式很簡單,資訊也還算透明,
每間學校在報名截止後,都會公告歷年報名人數(一般都會放在招生網頁上):
 
 




 (簡單擷取當年政治大學公告的報名人數給大家看,因系所很多,只放部份示意囉)
 


 
簡章上也有每所學校不同研究所、不同組別的招生名額(錄取人數),

「招生名額(率取人數) / 報名人數」%,即是錄取率囉!
 


 
例如,如果A大分生所A組預計招生名額為4人,歷年報考為80人,
一樣是A大分生所、考科不同的B組招生名額2人,歷年報考人數為20人,
那麼A組的錄取率 = (4 / 80 ) % = 5%,B組的錄取率 = (2 / 20 ) % = 10%,
若B組考科對自己而言不至於遙不可攀,其實可以考慮選擇報考B組,
增加自己的勝算與錄取機率 (當然,若考科太難沒勝算就作罷)。
 


 
Celia當初分析後,便選擇了考「管理學」和「微積分」的組別,
除了當時的錄取率高於考統計學、經濟學的類別外,也是為了避開這些科系;
雖然微積分Celia只在大一前接觸過,也沒有自學的把握,
但至少自己很喜歡數學,計算與理解還不算抗拒,
也能避開俺早已全然還給老師的有機化學 (笑)。
 







 

6.  確認考科
 
 


鎖定學校最大的好處,除了省錢之外,
便是可以確定考科,讓準備的目標更加聚焦,
也讓自己在選擇課本時,更加的準確。
 
 


以Celia為例,兩所學校總考科只有「管理學」、「微積分」,
以及一科「英文」,心理壓力也相對降低許多,更能全然準備。
 







 
確定目標除了讓心更篤定之外,也讓準備過程更有意義,
最重要的是,可以有效地節省時間與金錢,將時間金錢花在刀口上,
不只念書的時間可以更聚焦,報名、買書花的錢也可以更精準,
這對於需要現今時間少少的小資上班族群,非常重要呀!
 


 
其實,研究所並非進修的唯一選擇,
若進修的目的是為了加強某種專業技能,
語言、電腦、才藝工作坊也是很好的選擇,
甚至短期學分班、考證照也行,畢竟研究所是1.5-2年起跳的事情;
當然,念書是很好打基礎、很快樂的選擇 (笑),若想清楚、有時間金錢,
Celia是很支持的,畢竟自己在研究所兩年間獲益良多、也相當操勞。
 


 
最後,和大家分享嚴長壽總裁的文章:
 


 

找到自己的第一名
 

 


如果我們可以讓每個人從不同的領域裡,
找到他自己的第一名、第二名、第三名。
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天賦,若能找到讓他更自在學習的領域,
他就可以找到自己的自信;當然,基礎教育是不可或缺的。
 


 
我不斷在強調的是,你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、尋找自己的優勢,
讓自己有能力去觀察世界的變化,這樣才能找到自己的舞台。
我鼓勵年輕人,認真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,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;
當你看到一件事情可以因為你而不同,你的成就感就會油然而生。
 
 


人生最終極的目標是你能為社會做出更正面的貢獻,
為別人服務;要成為一位發光體而非反光體。
 
 
(
以上文章來源請點我)
 
 


祝福大家,都能找到自己的目標!
 
 





延伸閱讀:
 
 

【CELIA學習誌】《不補習、1個月考上研究所》前言
 
 

【CELIA隨筆】是犧牲,還是該感恩?
 
 

【CELIA隨筆】《輕。日記》在忙碌中,找自己。
 
 

【CELIA隨筆】《生命中的貴人》畢業的感恩 - 我聽見自由的聲音:從超越中結業
 
 

【CELIA隨筆】來自嚴長壽總裁的一封信
 
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Dream with CELIA 的頭像
    Dream with CELIA

    Dream with CELIA - 夢想天空

    Dream with CELI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