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鄰近二崁聚落的小徑旁,放眼望去盡是遼闊,
成片綠意中,風成了最好的伴侶,
伴隨旅人,浪跡天涯。
沿著馬公本島往北方走,
會先經過白沙島,接著,便是西嶼。
造訪澎湖本島的旅人,
多半會安排一天行程造訪北環景點,
從馬公本島出發,騎機車或開車即可橫跨三座島嶼,
無須搭船,十分方便。
澎湖之旅第三天,
依依不捨地離開夏艷民宿,
澎湖的路很寬,車輛不多,
恰巧有颱風接近,天空雲多了些,
時陰時晴,風也相當的大;
行經跨海大橋時,橋上車子不多,
夏艷位於沙港,約莫40min,
便可抵達西嶼,前往我們的目的地:二崁聚落。
二崁村於民國90年經內政部指定成為國內第一個傳統聚落保存區,近年來完成修復的古厝交由「二崁村聚落協進會」充分利用,發展成為且有在地文化特色的各項小型展覽館,有常民生活館、潮間帶館、社區博物館、漢藥館、童玩館、褒歌館等。走入二崁,映入眼簾,最吸晴的便是古厝牆上掛滿了當地居民自創的褒歌,內容描述生活點滴或傳頌男女思慕情懷,試著以閩南語唸唸看,保證趣味橫生。餓了走到柑仔店吃「土仁粿」、「金瓜粿」,渴了喝杯道地的杏仁茶,也有消暑的「小滿滿剉冰」。在古色古香的民宅內,聽老阿嬤最原汁原味的褒歌吟唱,或數人即興對唱,一來一往,創意十足,令人拍案叫絕,樂趣無窮。
大約在明朝末年,陳延益先生從金門渡海來到澎湖,由現今的大池村登陸後,在竹灣南側的龜山山腳下從事農漁業生活。成家立業後,家族成員逐漸增加,才決定遷移到竹灣附近的二崁定居。清朝道光年間逐漸發展成為一個聚落,甲午戰爭之後,傳統生計活動已不敷生活支用,許多青年只好離鄉背井,到台灣工作,村落逐漸沒落。
陳家古厝為二崁古厝之代表首選,興建於西元1910年,是由陳嶺、陳邦二兄弟,移居台南經營中藥行致富並返鄉擴建原有古厝,光耀門楣。「三落大厝」的豪華格局,為澎湖絕無僅有的一間古厝,目前已列為縣定古蹟。
當年設計修建古厝的師父年僅29歲左右,來自池東村。從陳家建築細節觀察,整體建築及彩繪、梁柱等頗富創意,不論木雕、磁磚彩繪與石刻都典雅生動。格局上,由外至內逐漸隱密的設計,依循的傳統民宅工法,兼具安全性,堪稱為當地中西合璧的建築代表作品。
Celia特別鍾情於老房子,
對於二崁聚落有種莫名的情感,
這趟旅程,除了放空看海外,
流浪鯨魚老闆Macro哥的大哥,
推薦我們避開觀光客聚集的房舍,
轉而探尋一處天人菊小花海及看海秘境;
殊不知,迷路之於我們有如家常便飯,
怎麼繞,就是找不著大哥形容的小路(冏)
不過,不打緊,
旅行最美好的地方,便是自在地探尋,
雖然沒有找到天人菊小花海,但是卻被遼闊壯麗的景致深深感動。
往觀光客常走的景點反方向騎,
不過幾分鐘,入眼便是成片的翠綠,
Celia不禁想起內蒙的大草原,
放眼望去,一望無際的遼闊,站在草原上,
彷彿所有的煩憂都被風吹走了,
我們一身輕便,拎著一只相機,
好喜愛這裡的無邊無際,
只有藍天、綠地和風,如此簡單,
拍了好一會兒照片,
我們又繼續跨上機車,前往二崁聚落。
二崁聚落的建築座落整齊,
成片的白色老宅,搭配橘紅色的磚瓦,
深灰黑色的咕咾石牆精密地環著老宅,
我們在二崁聚落裡隨走隨拍,
這兒有幾家店特別有名,
二崁傳香是以澎湖三寶:艾草、天人菊、山芙蓉等天然植物製成,
圓錐形的傳香可以放在鮮豔的小船上點燃,十分可愛。
販賣二崁傳香的店面不大,可供民眾參觀,
提醒大家,基於禮貌,記得先向店家打聲招呼,
可別一聲不吭就對著屋內製作過程猛拍喔!

在二崁傳香旁,有一間可愛店面(原諒我忘了名字…),
入門便是可愛的小學堂擺設,由於正午的陽光太過炙豔,
小歇片刻,路旁居民曬著魷魚,
在澎湖,時常可看見居民在門前曬起魚乾,
貨真價實的海島風情,對於澎湖是如此平常,
許多人來二崁聚落會喝的杏仁茶,
對杏仁沒太大興趣的我們只是匆匆撇過,
土豆粿也是二崁聚落頗有名的小點心,
我們跟阿嬤買了一盒(4片/70元) ,
可惜因為天氣過熱,等我們玩完一天回到民宿,
南瓜粿,顧名思義,便是做成南瓜形狀的粿,
造型十分可愛,但是因為手工做的粿不易保存,
擔心土豆粿吃不完,我們便沒有再購買南瓜粿;
網路上有許多朋友推薦,據聞有四種顏色,
在二崁聚落隨走隨拍,也過了一兩個鐘頭,
聽寄居蟹民宿的老闆娘分享,
雖然現今許多咕咾石牆會以水泥和機器輔助,
但正統的咕咾石牆是不需要水泥砌的,
完全憑藉傳統老師傅的功力,只要堆疊得宜,
Celia身後的這片牆中還混雜了一些平常的石頭,不知道算不算道地呢?

離開二崁聚落,我們隨興地在西嶼閒晃,
順著指標騎,橫越遼闊的草地,約莫十分鐘,
便可抵達Miiko的傷心地:大菓葉玄武岩。
玄武岩前積了一大灘水,不方便靠近,
沒想到在我們抵達跨海大橋旁的榕園小吃鋪後,
因Miiko記憶裡她有揹著腳架上車,颱風將至,沿途的風速異常的大,
由於不確定究竟是掉在橋邊,還是掉在大菓葉玄武岩被遊客撿走了,
只可惜沿路皆無腳架的身影,跑了幾家派出所報案,
終於放棄、只能等待回音的我們,在騎回跨海大橋的路上,
逆著風,Miiko忍不住偷偷掉了眼淚,邊騎邊擦。
「那是我發願後才買的呀!」Miiko說。
「也許,是個機會提醒你,要更加珍惜你的法器也說不定。」
「那個撿走腳架的人,會怎樣呢?」
「或許,妳幫了他大忙呀!
說不定妳上輩子倒了人家債,或是害人家傾家蕩產,
這輩子只賠一只腳架,很划算耶!」
向Miiko道歉表示未盡到Partner協助注意隨身物品責任後,
看著她低落卻努力打起精神的模樣,Celia開始用各式各樣的話語逗她開心。
或許是有信仰的關係吧,聊著聊著,
很容易地便放下了,雖然心裡多少有些不捨,
但是看著Miiko後來坦然自在的笑容,心中著實感恩。
當晚,Miiko認真地說:
「我真心希望,那個撿到腳架的人
全站熱搜